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实市委、市政府《争当江苏先进制造业排头兵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建设,组织实施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提升产业技术供给为主旨,选择一批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军民深度融合和技术双向转化,通过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主的多种财政资金引导方式,系统组织、协同攻关、滚动推进,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国际先进制造业技术制高点,强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为我市建设中国智能制造名城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技术路线选择和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产业发展实际和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找准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方向。加强规划引导,营造宽松环境,使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发挥主体作用。

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主攻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加大投入、持续发力,实现有限目标、有所作为。将关键创新领域的技术突破列为重中之重,集中支持事关产业发展的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引导各类优势创新资源的融合,提高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和转化效率,实现聚焦难点、突破重点。

协同创新、联动推进。加强横向协调,促进区域内创新组织的集成联动,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促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军工单位等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强化上下联动和政策衔接,与国家、省有关技术创新政策、现有规划的对接配套,提升整体产业创新效能。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力争组织突破10项当前优势产业和战略前沿关键核心技术,以实体化运作,推进10项重大新产品产业化和10项关键技术标准化,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构建新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形成技术、人才、资本深度融合的有效运作机制,大幅提升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从2017年开始,每年重点遴选确定2-3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

三、战略任务

(一)明确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立足我市优势产业和科技优势,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关键环节,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重点突破的技术方向,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收购兼并等路径,实现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1、当前产业关键技术

(1)智能装备: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和系统软件等技术瓶颈,实现机器人多自由度智能化、柔性智能感知、人机协作等高端化应用。重点突破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传感器的芯片设计、制备工艺及其封测技术,大力提升智能感知元件发展水平。突破金属、非金属及生物打印典型工艺装备、激光熔融成形关键技术、药物3D打印设备及制剂工艺研发、高性能金属材料关键构件成型技术等高效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专用材料及工程化关键技术。

(2)新型显示:在液晶显示方面围绕高性能TFT-LCD 制备技术,突破IGZO金属氧化物、量子点显示、新型光配向等关键技术;在OLED显示方面,突破高性能发光材料、精细金属掩模板、发光器件结构等关键技术。在激光显示方面,突破激光光源性能提升、激光干涉噪音抑制、激光显示总体集成等核心技术;在柔性显示方面,突破柔性基板、低温半导体背板、薄膜封装、柔性器件等核心技术。

(3)集成电路:推进高密度封装技术研发,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针对新型显示、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电源管理、物联网等领域发展需求,重点突破专用高性能SoC芯片、快速充电的智能电源管理芯片,各类射频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

(4)智能电网:围绕能源管理系统和能源互联网战略,推进分布式能源并网技术及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提升系统软件的运行控制能力。面向大电网智能控制与安全管理,突破源网荷协同智能化的大电网稳定控制系统、大电网稳定运行优化决策系统、超大规模电网调控系统集群化基础性技术以及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和自动需求响应等关键技术。

(5)新能源汽车:围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节能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重点突破整车控制策略研究和系统开发、动力总成一体化设计研究、高功率密度电机、专用自动变速器、电动汽车空调低温热泵、插电强混轿车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高压电池系统控制单元及系统软件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控制技术。

(6)战略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膜材料、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高性能轻合金、高色域背光LED用B-Sialon绿粉和KSF红粉的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7)北斗卫星应用:着力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多模低功耗小型化芯片,北斗亚米级、厘米级高精度抗干扰定位技术及产品,突破融合北斗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基于多天线的快速高精度测姿测向技术、面向多系统多故障的RAIM(自主完好性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面向军事、特种行业和大众市场的全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

2、战略前沿关键技术

(1)未来网络:瞄准无线移动通信和下一代网络技术,重点突破面向5G“超密集的微小集中覆盖”小基站关键技术、基于NFV标准架构的网络增值云服务平台、基于SDN技术的可编程虚拟路由器等关键技术。

(2)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及人工智能:聚焦降低虚拟现实(VR)图像渲染延时技术,混合现实中的SLAM技术,增强现实(AR)微型投影光引擎设计与制造技术,混合现实(MR)视网膜投影技术,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听觉等关键技术和系统软件,促进虚拟现实产业硬件、软件、内容、平台等全产业链发展,开发其在制造、医疗等领域应用。

(3)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柔性电子用石墨烯薄膜,光/电领域用石墨烯基高性能热界面材料,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升级换代;加快推进智能、仿生、超材料和3D打印用金属粉体材料的研究开发,为智能制造、智能传感提供核心材料,实现规模化制造及应用。

(二)培育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主体

加强企业在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以企业为主,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军工单位、产业关联企业,选择关键技术产业化领域,通过联合开发、组建联盟、股权投资等多种合作形式,建成区域产业创新中心,使之成为承担产业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紧扣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和市“创业南京”等重点人才工程,培育拥有重大原始创新技术、团队融合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骨干企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强海外高端研发合作,推进海外先进研发机构的布局,形成完善的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培育一批从事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专用高端产品的制造业单项冠军。

(三)实施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

鼓励企业大力度开发战略性、前沿性新产品,通过实施重大新产品产业化项目,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步伐。鼓励企业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项目,发挥先试先用,为关键核心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提供初始动力。积极创新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利用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的利用转化及产业化。

(四)推进关键技术标准化战略

提升我市优势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建立完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技术标准研制,鼓励将关键技术转化为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取得行业发展话语权。对行业发展具有共性支撑作用的技术和标准,重点实施应用、示范和推广。深化标准化服务,为我市企业、高校院所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编制方法咨询、关键技术指标试验验证等专业化服务。

(五)创新财政资金引导运行机制

根据不同的产业特性,探索形成符合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规律的财政资金投入管理机制,灵活采用多种有效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依据项目的风险程度与承担单位的实际需求,可采用产业发展基金股权投资、项目公开招标、项目补助等方式。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项目承担企业自有资金为主,吸引金融、企业、民间资本等多元主体参与投资,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发展基金依约定期限退出,政府出资部分可以在收回本金的基础上,约定对其他投资方给予一定让利。探索形成符合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规律的项目运作机制,做好与各类产业发展专项的政策衔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筛选、组合投资、分段控制等机制,加强对关键技术突破项目实施、监督、考核的全过程监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

南京市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在市政府的指导决策下,由市经信委负责组织实施,做好特色产业错位布局发展的顶层设计,定期编制、发布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项目实施指南。制定配套政策,加强与各类产业发展专项的政策衔接,完善机制建设,推进项目的实施、监督和考核。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的沟通协调,负责落实相关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协力推进。

(二)加大政策支持

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支持力度。发挥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制定扶持性政策推动产业投资,对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承担企业给予支持。在每年的市新兴产业引导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有序推动优势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对关键技术突破项目,重大新产品产业化项目,主导制定国际、国家标准等重点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对企业产生的成果、项目在申报各类省级以上计划时优先推荐,在市和区各类科技、产业和人才计划立项过程中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

(三)建立考评机制

加强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建立第三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和体系,科学设立考评指标,重点核查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执行、经费使用、实施进展及效果等方面情况,并对验收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影响进行绩效评估。加大对关键技术突破的新闻媒体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一、当前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汇总表

附件二、前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汇总表